来源:华夏时报网-地产频道
近两年来,存量时代下的酒店行业面临多重挑战。7月21日,仲量联行发布的研报指出,受疫情影响,国内酒店业多项数据指标均出现下滑。
例如,年上半年,国内品牌酒店的人均创收能力、人均创利能力都仅相当于国际品牌酒店的55%和41%;且无论疫情前后经营毛利率和息税折摊前收益率也均比国际品牌酒店低。
不过,仲量联行方面乐观指出,中国经济正在从追求“量”向重视“质”转变,酒店行业也是如此。今后1-2年间,从酒店数量看,虽然中国已经离世界第一酒店大国不远,但酒店交易并不频繁,也缺乏退出机制。而随着“三道红线”调控持续、管理合同到期、资产管理理念成熟等原因,酒店资产交易量会出现上升。
国内酒店品牌尚存提升空间
亚太区酒店业复苏继续加速。据仲量联行统计,年上半年总投资额达68亿美元。根据该行数据及分析,年上半年的酒店业投资额按年上升33%,比年增长11.9%,反映亚太区酒店行业的投资情况已回复至疫情前的水平。
但在国内市场,由于新冠疫情反复,许多城市采取了严厉的封锁措施,令酒店成交额按年下降43.8%,不少酒店成交可能被推迟至年第四季或年第一季。仲量联行预计,“三条红线”结合“清零”政策,酒店资产的价格将进一步下跌,并预计中国的酒店成交额在年将达20亿美元。
近期,通过对近百位酒店业主进行问卷调查,仲量联行发布国内首份酒店资产管理白皮书《重塑酒店资产价值生命力:年中国酒店资产管理白皮书》,通过对酒店资产管理领域的关键维度和指标的解读,以及对疫情下新趋势的研判,助力酒店行业盘活存量资产、实现高效运营及快速复苏。
调研结果显示,受疫情影响,国内酒店业多项数据指标均出现下滑。其中反映酒店运营管理和资产管理水平的资产周转率和资产报酬率,在年均低于国资委考核分配局编制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中记载的住宿和餐饮业全行业的平均值。
同时,国内品牌酒店的人均创收能力、人均创利能力都仅相当于国际品牌酒店的55%和41%;且无论疫情前后经营毛利率和息税折摊前收益率也均比国际品牌酒店低;但员工离职率则高于国际品牌酒店,说明在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在内的资产管理层面,国内品牌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报告还指出,中国酒店每间客房均摊面积10年来增加了30余平方米,显示出为数不少的酒店业主盲目扩大建设,为日后发展埋下隐患。同时酒店的员工人均人力成本、总人力成本占比等指标有所上升,给管理工作带来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在参与本次调研的酒店中,绝大部分业主对旗下品牌管理的酒店是通过业主代表或总部业主代表来进行资产管理的,而仅有三家酒店是聘用了专业的资产经理,显示出中国酒店资管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专业资管助力酒店行业由量变到质变
尽管如此,该份报告对于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前景仍给出乐观看法。仲量联行报告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正在从追求“量”向重视“质”转变,酒店行业也是如此。
结合宏观经济大环境和行业现状,仲量联行认为,今后1、2年内国内酒店行业将会出现一些新的趋势:
从酒店数量看,虽然中国已经离世界第一酒店大国不远,但酒店交易并不频繁,也缺乏退出机制。随着“三道红线”调控持续、管理合同到期、资产管理理念成熟等原因,酒店资产交易量会出现上升。随着中国业主越来越专业,以及本土酒店管理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在海外已经非常普遍的特许经营模式将会在国内持续增加。
同时,仲量联行预计,随着疫情的缓解和差旅需求的恢复,高端酒店将会回归市场,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外,优秀管理人才,特别是有资产管理理念的人才紧缺;新酒店开发持续减速;第三方专业运营管理获得发展;第三方资产管理模式出现、以及对存量酒店资产的“精雕细琢”与重新定位,让酒店资产焕发新生等,都是中国酒店行业未来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