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一年中,随着疫情防控放松、酒店业复苏来临,不少酒店业上市公司业绩均迎来回暖。然而,“春风”吹拂下,格林酒店(GHG.US)近日交出的“成绩单”却让人大跌眼镜:同比转盈为亏,全年累计亏损近4亿元。
自年在纽交所上市后,公司股价经历过3年时间的“不咸不淡”,随后自年下半年开始连续走跌,还曾一度被列入美国SEC预摘牌名单。截止目前,公司股价已连续3个月在4美元至4.5美元区间附近徘徊。
年12月,花旗分析师LydiaLing将格林酒店的目标价由5.71美元下调至5美元,并维持对该股“买入”评级。这份来自机构的悲观态度,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看不见希望”的业绩走势。
昔日曾与7天、如家和汉庭并称为中国经济型连锁酒店“四剑客”的格林酒店,为何沦落到如此境地?面临酒店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格林酒店又将何去何从?
同比转盈为亏运营数据多项下滑
格林酒店是一家大型专业化酒店管理集团,旗下拥有格林东方酒店、格美酒店、格雅酒店、格菲酒店、格林豪泰酒店、格林联盟酒店、青皮树酒店和贝壳酒店等多个品牌。
根据智通财经了解,从近年业绩来看,格林酒店收入波动较大,而净利润更是连年下滑,在年首次转盈为亏。这也是该公司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年至年间,公司营收分别为7.亿元、9.亿元、10.92亿元、9.3亿元、12.06亿元和9.亿元,归母净利润则分别为2.亿元、3.亿元、4.亿元、2.亿元、1.亿元和-3.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盈利能力指标持续走低,-年销售毛利率分别为69.47%、69.7%、68.97%、56.81%、46%和37.15%。
据公司方面表示,业绩下滑主要由于3月和4月、10月和11月爆发的新一波疫情,导致酒店行业复苏延缓,并对旅游业产生了负面影响。
-年间,公司资产负债率逐步攀升,分别为45.06%、56.23%和70.71%,高于年6家国内酒店集团的平均负债率65.81%。超出60%的安全范围,表明企业偿债压力较大。
雪上加霜的是,在业务层面,公司多项关键运营数据也显示出下滑迹象。
截至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家酒店和间酒店客房在运营,相比去年均明显“缩水”:截至年12月31日,共有家酒店和间酒店客房在运营。
年第四季度,所有在营业酒店的日均房价(ADR)为元,同比下降2.9%;入住率为63.0%,同比下降约6.2个百分点;每间可用客房收入(RevPAR)为元,同比下降11.6%。
从年全年来看,所有在营业酒店的日均房价(ADR)为元,同比下降3.1%;入住率(OCC)为63.7%,而年全年为71.1%;每间可用客房收入(RevPAR)为元,同比下降13.2%。
对于未来业绩,格林酒店表示,预计年全年酒店业务总营收将比年增长30%-35%;公司总营收将比年增长90%-95%。
消费回暖,行业酝酿恢复性增长良机
从行业整体态势来看,年酒店文旅行业复苏态势逐渐明朗。随着全球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旅行限制取消,9家国际酒店集团全年营收同比平均上升44.73%,净利润同比平均增长1.52倍。
年,国内酒店集团有3家营收超亿元,3家营收在10-亿元区间,8家酒店集团中约一半实现营收同比正增长。
疫情三年低谷,已让行业内呈现出供给加速出清、集中度与连锁化率双双提升的态势。据智通财经了解,-年我国连锁酒店数量分别为5.22/5.47/5.7万家,有所上升,非连锁酒店数量则分别为28.58/22.44/19.5万家,下降速度较快。其中,经济型、中端酒店连锁化率提升更明显,市场集中度提升幅度也更大。
展望年,国内消费恢复将成为酒店业恢复性增长的动力。4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年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的通知》,将围绕五一、中秋、国庆等旅游旺季开展系列促销费活动。
从需求端来看,“五一”首日高铁跨省游搜索热度环比前一日增长%;“五一”期间出行的国内单程机票含税均价为元,高出春节机票价格两成左右;“五一”假期携程境内航班搜索热度已超过年%,跨境航班搜索热度较年同期也增长近40%。出游意愿、消费预期的不断上行,将带动酒店集团业绩加速恢复。
据东亚前海证券分析,对标日本全面放开疫情管控后的酒店经营数据变化,我国酒店行业RevPAR将于Q2恢复至Q3(防疫优化前一期)水平,Q3以后有望进入新一轮提升周期。
向中高端转型步履维艰?
酒店行业广泛存在的供需错配现象,正推动全行业加速向中高端方向转型。根据公开数据,年我国低收入人群占比62.14%,经济型酒店占比81%;而中等收入人群占比32.15%,中高端酒店占比仅为17%。
以锦江酒店(.SH)、首旅酒店(.SH)等三大酒店集团为例,近年来各家中高端酒店门店数量占比、品牌数量占比均持续上升,如锦江酒店近两年新开门店中90%以上为中高端品牌,君亭酒店(.SZ)则在收购君澜集团后由过去以直营为主转向加盟模式。
根据智通财经了解,自经济型酒店格林豪泰起家的格林酒店,亦曾打过中高端转型的主意。公司在年开设的家酒店中,就有家属于中高端,家属于中档,仅家属于经济型。
然而,大刀阔斧“求上进”的举措,不仅没能建立竞争优势,还给公司带来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当年公司总负债同比增长42.23%,达到26.24亿元。年年底,在营收同比下滑的态势下,公司总负债却进一步增长至36.08亿元,可谓“雪上加霜”。
在酒店主业之外,业绩压力之下,近几年格林酒店也不断探索其他增长曲线。-年间,公司陆续收购了饺子品牌“大娘水饺”、港式餐饮品牌“竹家庄避风塘”、餐饮品牌“家有好面”、餐饮百强企业“鹿港小镇”等。年,公司又与湖北中青国际旅游集团签约,成立格美中国文旅康养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拟投资40亿元建设中国文旅康养产业集群。
从如今的业绩来看,显而易见的是,向中高端转型和多样化策略都还未能给公司带来新的增长,而未来的持续“输血”仍将继续拖累公司利润。
在酒店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机遇的年,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建立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找到新的增长点并应对资金端的挑战,将是格林酒店亟待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