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州一家4口核酸阳性,隔离酒店医护人员来

白癜风专科治疗好吗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王梦琳整理受访者供图

1月19日晚上7点半,一位密接人员完成了14天的集中隔离后,终于坐上了回家的车。

医院脊柱骨科Ⅰ护士长牛培君看着转运车渐渐消失在视线里,回忆起大家刚来时的忐忑与不安,到分别时的叮嘱和祝福,14天的集中隔离,14天的守护历历在目。

她说:“大家能平平安安回家,就是我最开心的事情。”

时间回到1月12日下午3点,牛培君与医院4名医务人员到达了任务酒店:对密接人员进行防疫防护工作。

1月19日,牛培君接受了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的采访,以下是她的自述:

到达酒店的第一天,我们一行5人首先接受相关工作培训,细化了工作流程。

晚上7时50分,我们接到转运中心的通知:第一个密接病人即将到达。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全副武装”来到隔离酒店楼下。

还记得当天晚上室外寒风凛冽,夜幕下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尽管在防护服里面套了几层厚厚的衣服,还是感觉刺骨的冷。

随后,陆陆续续又到达7位被隔离人员,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严密的隔离防护,可以感受到他们的紧张不安。

其中,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一家四口,80多岁的老太太和她儿子、孙子、孙女。

第一天晚上他们到达了隔离酒店后进行了核酸采样。

第二天早上,我们接到通知,老太太的儿子和孙女2人核酸检测结果异常,复采复检后结果仍为阳性。

医院接受隔离治疗。

到了第三天,老太太的孙子的核酸检测结果出现异常,阳性。

看着10岁的孩子一个人上了转运车,我心里就像压了一块石头,说不出什么滋味,只能默默祈祷孩子能早日康复,一家团聚。

一家四口只剩下老太太一人,到了第四天,一直稳定的体温,一下子就高烧到39°C,还一直咳嗽。

老太太耳朵也比较背,看到我们给她做核酸采样,她很紧张,一直在躲闪。

家人都不在身边,我知道现在她更需要我们的陪伴和鼓励,最后,我们一边安抚老太太的情绪,让她别害怕,一边完成了核酸采样。

遗憾的是,老太太结果出来了,也是阳性。

说到我们的日常工作,每天早上6点起床,起床后第一项工作就是检查清洁区的医疗工具箱、查看需要做核酸检测人员数,粘贴核酸采样标签,穿上防护服。

6点30分,准时敲开隔离人员的房间,我们要在半个小时内完成给隔离人员核酸采样、健康询问等工作程序。

全体隔离人员的鼻拭子、咽拭子采样要保证及时送检。

每日进行3次消杀,我们得背着40斤的消毒器械,走廊、桌面、墙角都要喷散消毒液,然后等半个小时以后再去擦拭干净。

凡是用过的拖布和抹布要以有效氯含量为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物品、家具表面等可能被污染的区域每天要消毒2次。

特别是每个隔离房间门口都放有一个桌子,给大家送的日常生活用品和食物都会放在桌子上,所以一角一落都不能放过。

1月13日上午8点整,看到中风险地区在持续增加,大家内心也跟着紧张了起来。

但当我们穿着防护服回到属于自己“战场”的时候,所有的紧张和恐惧都忘记了。

当天晚上,新的隔离人员陆续到达,等到安排完最后一位隔离人员入住完毕,已是凌晨三点。

第二天早上6点,我们开始迎接新一天的工作任务。

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数个小时,虽然经常会被汗水浸透;每天一套消杀流程走完,虽然会感到浑身酸痛;为核酸结果异常的患者复采复检,虽然有风险;但大家都明白,作为工作人员,当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陪伴在每一位隔离人员的身边,我们就必须肩负起职责。

这个冬天是寒冷的,也是温暖的。

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斗志昂扬,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一切阴霾终将过去,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这座城市,守护希望,守护爱!

互动: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开通《“一线”来信》,无论你是医生,护士,交警、社区工作人员等等。只要你身在“一线”,请联系我们。讲述您的抗疫故事,身边感动的人和事儿。

抗疫很难,但中原儿女用血肉筑起抗疫“长城”,守护家园!

联系

编辑苗亚祥李英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3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