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公布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名单,来自全国各地的91个案例上榜。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以—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主,反映各地在推进具体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成效,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具有区域影响力。案例涉及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数字化,以及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等方面,许多经验做法具有可复制性、易推广,对其他地区推进“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具有较强借鉴和示范作用。本文通过山西省泽州县大阳镇“民俗文化薪火相传——千年古镇的文旅融合创新之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百福司镇“土家族摆手舞”、四川省崇州市“崇州竹艺村民间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之路”、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山歌唱响新时代客家文化入民心(客家山歌)”4个特色案例,以展现“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大阳镇:

千年乡艺古镇寻

中国文化报驻山西记者郭志清通讯员李鹏鹏

▲大阳古镇里的民俗文化表演李鹏鹏摄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夜幕下,大阳古镇“打铁花”民间艺人们共同配合,将刚刚出炉的摄氏度的铁液迅速击向天空,伴随一串串叮当声响,被击打后的铁花纷飞,漫天金色光点如星辰坠落般绚丽夺目,引得观众阵阵感叹。

大阳镇,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古称“阳阿”,拥有多年历史。悠悠岁月中,大阳镇极富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为这里赋予了独特且鲜明的人文魅力。

年11月,大阳镇被文化部授予—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之后,再度被命名为—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明清时期,大阳镇的冶铁业和制针业非常发达,是我国古代冶铁业的发源地之一,诸如‘打铁花’这样的传统民间艺术也得以发扬光大。”大阳镇文化站站长颜文红介绍,不仅是冶铁和打铁花,大阳镇以民乐为主的社火和“春祈秋报”演戏习俗世代不衰。延续多年的“一日高升”和极富野趣的“骂骚龙”狂欢节,以及源自傩文化的十顶神架朝山进香会……这些民俗文化在大阳镇薪火相传,浸润着大阳镇大地上的一代代人。

自年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以来,大阳镇积极创新,打造了各具特色的群众文艺活动,丰富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当地自发成立了大阳乡土文化保护与发展志愿者协会、阳阿飞燕剧团等文化团体,让大阳镇乡间文化艺术百花齐放、与时俱进。

“从年头到年尾,镇里的文化活动就没停过!”当地群众说。每年春节期间的社火演出、非遗展演轮番上演,5月开展社火展演、志愿服务活动,7月、8月组织“阳阿奏奇舞”消夏晚会,年末开展大型“写春联送祝福”公益活动……平日里,大阳镇还根据农村群众需要,利用古村古庙会开展故事展演,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传递社会正能量,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文化活动。

与此同时,大阳镇定期开展乡贤大讲堂、书画展览、书画笔会等活动,带动大量当地群众参与古镇文化挖掘、文史资料整理工作,《经典阳阿》《阳阿奏奇舞》《寻芳》《我们大阳》等书籍陆续发行,大阳镇民间文化艺术实现从点上出彩、线上成景到全面开花。

近年来,大阳镇以文为魂、以旅为体,通过招商引资方式成立大阳古镇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开启文旅融合发展新阶段,将全镇历史人文、民俗乡艺展示给更多游客。

作为系统了解大阳镇多年历史文化的第一站,镇史馆中,传统木作馆以传统木作工艺体验为主题,可以让人们体验拉大锯、刨木花、接榫卯、拼斗拱的乐趣;古法制铁馆则是一部“中国冶铁简明史”,“坩埚炼铁”与“锔匠”活态体验让这里俨然成了“制铁科普大课堂”。

漫步大阳古镇,城池寨堡、官宅商居、楼阁津梁、寺庙祠庵比比皆是,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散发出沧桑韵味,吸引着八方来客。

大阳古镇景区办公室主任李鹏鹏介绍,大阳古镇里,民俗活动日趋成为景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活力源泉。“阳阿奏奇舞”乡村文艺汇演连续举办7届,舞龙、跑旱船、一日高升、跑驴等传统社火为游客带来了无穷乐趣。当地逐步形成了“大阳古镇新春民俗庙会”“大阳古镇古风市井文化节”等活动品牌,实现了月月有活动、日日有看点。

李鹏鹏说,大阳镇当地有句俗语,“打了铁花了”,意味“某事打了水漂”,由此可见“打铁花”的文化印记对当地人的深刻影响。今年,大阳古镇丰富夜游活动,结合文艺演出升级了“阳阿之夜”的打铁花表演和民间社火等演出,还策划了夏季“瓜啤”大赛、花朝节和电音节,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参与。

“在古镇里,有幸听非遗传承人唱了一曲‘卖针歌’,了解到这里不仅有古老建筑,过去还是‘九州针都’。古镇内很多民俗表演也可以参与其中,形式很有趣。”网友“蔚蓝”留言称。

近年来,互动表演、参与体验已经成为景区新特色。大阳镇以20位村级文化管理员为抓手、6个重点村为主体,成立6支文艺小分队,自编自演自导不同题材的文艺作品,每天在古镇景区内分时段演出,得到游客赞誉。

颜文红表示,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当地农民精神风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学文化、学科技、做新型农民已然成为新风尚,各村出现了不少喜爱读书读报及擅长书法、绘画、剪纸、面塑、根雕艺术的“文化户”。

据了解,接下来,大阳镇还将依托丰富的古镇民俗,着力打造传统生活的规模化体验,秉持“场景化、演艺化、体验化、文创化”理念,促进文旅融合,让游客深度体验南太行文化,让当地百姓享受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百福司镇:土家族摆手舞“摆”出新生活

中国文化报驻湖北记者瞿祥涛

▲群众跳土家族摆手舞来凤县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大家一起来摆手!”在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百福司镇的茶堰坪摆手堂内,随着土家族摆手舞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彭承金的一声呐喊,鼓点落下,铜锣响起,30余位身着土家族传统服饰的村民围成一圈,跳起原生态摆手舞。他们踩着鼓点,时而摆手,时而跺脚,时而侧身,时而挺腰,动作轻盈而刚健。

土家族摆手舞是土家族古老的传统舞蹈,发源于百福司镇,流传在鄂、湘、渝、黔交界的酉水河和乌江流域,以狩猎、农事、军事和社会生活为主要表现内容,表演中歌、乐、舞浑然一体,舞蹈动作粗犷健美,摆姿流畅自如、稳健大方,且有锣鼓伴奏和摆手歌穿唱,土家族跳摆手舞的地方通常叫做摆手堂。在长达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摆手舞彰显着土家族特有的文化,承载着其历史。

每当逢年过节及各种庆祝活动,村民都会在摆手堂跳起摆手舞。清代《溪洲竹枝词》中有这样的诗句:“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该诗描绘了土家族人民祭祀祖先和庆祝丰收时的歌舞盛况。

百福司镇继获得—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之后,又获得—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近日,百福司镇土家族摆手舞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名单。

“镇上世代以农耕为本,民风淳朴,唯爱摆手舞,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年幼孩童,可以说只要能走路的,都能跳两下。”彭承金说。

土家族是有语言而无文字的古老民族,摆手舞就是土家族的“活态灵魂”,只有将摆手舞的传承与保护深入到当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才能让这个古老的文化瑰宝焕发生机和活力。近年来,百福司镇实施土家族摆手舞传承计划,形成了全镇人人学跳摆手舞、茶余饭后热议摆手舞的良好氛围。

百福司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以彭承金为带领人,组建全民摆手舞教学队伍,与党政机关、企业、学校、医院、村(社区)建立结对关系;在学校教材中,开设“土家摆手舞”等民族民间文化课程,利用课间操时间对师生进行摆手舞教学、训练。

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一批摆手舞传承人多年来努力推动摆手舞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院落,实现“活态传承”。目前,该镇机关、学校及村文化活动室登记的摆手舞队就有19个之多。

与此同时,百福司镇加强摆手舞文化阵地建设。除了修缮保存了茶堰坪摆手堂、舍米湖摆手堂等两处古摆手堂外,全镇24个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均进行新建,提档升级,每村配有摆手舞道具和音响服装等设施,并新建摆手舞民族文化广场2个、室内民族体育馆1个。

白天,孩子们在课间跳土家族摆手舞;晚上,群众在广场上跳土家族摆手舞。这既能健身,还有利于土家族摆手舞的传承。“只要锣鼓一响,我们就开始‘摆’起来,生活幸福美满。”百福司镇桂林书院社区居民邓凤英说起摆手舞,脸上溢满笑容。

以全民摆手舞为统领,百福司镇先后举办龙舟赛、篮球赛、山歌大赛、特色美食大赛、篝火晚会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节庆赛展活动,发动干部群众参与土家族摆手舞表演,向鄂、湘、渝人民展现土家族摆手舞独特魅力。

这些系列文旅融合的活动,不仅推动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向群众生活延伸,还是百福司镇通过“文化+旅游”的方式,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

据介绍,以土家族摆手舞贯穿的系列活动,吸引了大量来自浙江、湖南、重庆等地的游客,通过餐饮、住宿、农产品消费等带动群众增收。“这几年,慕名来我们这里旅游、观看摆手舞的人越来越多,村民跳摆手舞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百福司镇舍米湖村党支部书记彭南清说。

土家族摆手舞不仅“摆”出了当地群众的新生活,还成为当地的“名片”、中国的“名片”。

来凤县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百福司镇群众为主的来凤原生态摆手舞队先后应邀参加全国广场舞北京集中展演、中国农民春节联欢晚会、中国青年艺术周、上海市旅游节开幕式,并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群星奖,也曾赴澳大利亚、南非、法国、波兰等国家演出,呈现出多元的中国文化。

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镇:

民间艺术赋能“竹艺村”振兴之路

中国文化报驻四川记者付远书

▲竹艺村竹编工艺品受访者供图

“山上清泉山下流,家家户户编花篼。”在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镇,有一个远近闻名的“竹艺村”。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依竹而居,削竹为器,其盛产的道明竹编具有多年的悠久历史。作为近年来乡村振兴的典范,道明竹艺村将特色农业、竹编产业、休闲体验、文化创意与美丽新村建设相结合,开创了一条崭新的乡村振兴之路。

作为历史悠久的竹编之乡,道明镇被命名为—年度、—年度、—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道明镇的改变源自年一座名为“竹里”的建筑的诞生。其设计灵感来源于陆游《太平时》“竹里房栊一径深”。从空中俯瞰,“竹里”像一个被竹林包裹的“8”字,圆形小青瓦房与周围的竹林、树木,与远山、田野相得益彰。走进“竹里”,游客可以听风赏竹、烹水品茶,还能欣赏当地竹编匠人创造性的手工艺品。

“竹里”有些名气后,引来很多游客,但周边缺乏配套设施。“不能让游客只来这一个地方,要把周边配套设施打造出来。这是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当地相关负责人说。道明镇便以“竹里”为核心,让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围绕竹编文化对竹艺村进行整体改造。

除了竹编博物馆,各项以竹编为核心的项目近年来逐步在竹艺村不断推进。年4月,中央美术学院驻四川成都传统工艺工作站在崇州落户,这是文化和旅游部支持设立的第11个传统工艺工作站,也是在四川设立的第一个传统工艺工作站。据了解,工作站的重点项目就是推动发展道明竹编。

在竹艺村,长期以来靠编竹筐、花篮等低附加值产品而生存的工匠收入低微,这门手工艺的传承也面临困境。为此,崇州市于年主动与中央美术学院对接,创建“学院+农户+基地”的产业运作模式,为推动传统产业走进现代生活做出积极探索。此次工作站在崇州的设立,将充分发挥中央美院在艺术、设计、创新、学术及教育等领域的专业优势,为传统工艺产品适应现代生活提供坚实基础,有效发掘和运用传统工艺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和工艺理念,丰富传统工艺的题材和产品种类。

工作站的设立,也让工匠们看到了希望。道明竹编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丁春梅就曾多次赴高校进修,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近年来,她的“丁知竹”品牌设计系列产品已经被不少高档酒店、商场相中并订购。“道明竹编不缺手艺人,缺的是给予手艺人学习、提升的机会。工作站的成立让我们不出门就能在传统技艺中植入更现代的设计,未来的产品也更有希望被更多人接受。”丁春梅表示,当竹编的附加值得以提升,市场得以扩大,工匠、村民的收入也显著增加。

不仅如此,乡村振兴建设应该遵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竹里”为起点,“竹艺村”充分利用川西人文文化、竹文化、农耕文化等文化创意,与美丽新村建设有机融合,改造升级原有民居,提升基础设施品质,形成了“以竹艺为底、以文化为核、文化吸附积聚、多业态融合”的文化产业生态圈。

为了弥补青年人才的短缺,竹艺村启动了“新村民”招募计划。例如上海同济大学的博士生导师袁烽,就是建筑“竹里”的设计者;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马嘶,在竹艺村中打造了三径书院,这是一个以耕读传家为理念的乡村公益书院;旅法艺术家刘伟福,是村中见外美术馆的馆长,每年都在村里举办艺术展;本就是崇州人的生活美学践行者冯玮,此前在成都宽窄巷子工作,如今回乡创业,在竹艺村内创办了遵生小院,打造传统手工民俗体验馆。

“新村民”带来了新的发展理念和视角,创造了更多的发展红利,与原住居民共享乡村振兴的成果,新老邻里和睦互助,让乡风文明的竹艺村平添了更多的闲适与安逸。经过近6年的专业运营,竹艺村保持着美丽和谐的乡村风貌、有序有效的经营管理,村里的业态和竹编产业都得到了良好发展,外出人员的返乡率达到50%。

目前,当地已引入百艺工坊、来去酒馆、青年旅舍、国际艺术工作营、见外美术馆等新兴业态。年,道明竹艺村接待游客63.66万人次,旅游收入多达4.51亿元。一个传统的川西乡村,正通过产业带动、文化互动,充分发挥艺术家、文化创客等“新村民”的文化带动和风尚引领作用,逐步改变农村居民精神风貌和生活习惯,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滋养美丽乡村。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

山歌唱响新时代客家文化入民心

中国文化报驻广东记者谭志红

▲山歌剧《春闹》梅县区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供图

独具客家古邑深厚文化底蕴的客家山歌,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是客家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推动客家山歌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打造民间文化艺术特色品牌。“客家山歌”于年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之后还被命名为—年度、—年度、—年度、—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山歌剧《古寨牛人》梅县区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供图

近年来,梅县区积极传承和振兴客家山歌、客家山歌剧,以客家民俗和风情为基调,创作推出展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塑造新型农民形象的文艺作品,充分展现客家优秀文化的时代价值。梅县区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负责人赖瑜明介绍,梅县区先后创作了山歌剧《挽水西流》《围屋旧梦》《合家福》《古寨牛人》《春闹》、音乐剧《风雨白石龙》等作品,赢得了奖杯、积攒了口碑。如《春闹》曾入选“广东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创作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并获得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剧目一等奖、广东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如今,梅县区正在以梅南九龙嶂革命根据地为背景,创排红色题材山歌剧《血蝴蝶》,通过舞台艺术作品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革命精神,为参加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做准备。

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景区,这是梅县区提升客家山歌惠民程度的积极探索。通过山歌培训、现场斗山歌、山歌擂台赛、山歌剧、即兴山歌等形式,客家山歌的旋律在城乡回荡。梅县区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平均每年完成送戏下乡演出任务近百场次。每逢中秋、国庆、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以及金柚节、茶文化节、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梅县的大街小巷都能听到优美的客家山歌,深受群众的喜爱和好评。尤其每年开展的中秋山歌节活动已成为梅县区富有文化特色的传统节日活动,活动以山歌对唱、山歌擂台比赛为形式开展,以唱山歌的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新人新事新风尚,逐渐形成了山歌节文化活动品牌。如今,客家山歌已经普及到梅县区各乡镇,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也带动了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

据梅县区文化馆负责人黄明珠介绍,近年来,梅县区文化馆组织开展内容充实、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动,探索实施“菜单式“”订单式”文化服务,促进供需对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和互动性。该馆根据群众需求,坚持开展每两年一届的农村文艺汇演活动及群众文艺汇演,丰富基层百姓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开展公益演出线上直播、群众文艺节目线上展演,线下开展文化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及戏曲进乡村、进校园、到社区等活动,推动客家文化的传播与创新。

为了培养新秀、幼苗,近两年来,梅县区共组织区、镇、村三级山歌培训场次,辅导人员人次。每年安排业务骨干到各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对农村业余文艺演出队进行辅导,培养农村山歌好手,扎实推动农村山歌艺术的普及和发展。同时,深入开展客家山歌进校园、戏曲进校园活动,组织代表性传承人每周一和周三到学校进行客家山歌授课教学,以山歌表演、教唱山歌的形式激发孩子们对客家山歌的兴趣。梅县区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和梅县区文化馆不断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精品,组织老艺人和专家举行山歌表演艺术研讨会和演唱交流,为客家山歌传承的后备人才提供坚实的基础。梅县区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则采取业务考核、“传帮带”、“请进来、送出去”、以戏带培、赛事活动等方式,积极培养专业艺术人才,逐步完善人才梯队建设。

接下来,梅县区将以建设“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契机,牢牢把握住乡村振兴的挑战与机遇,继续弘扬山歌文化,打响客家文化名片,提升乡镇文化发展水平,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再创佳绩。

年1月3日《中国文化报》

第6版刊发特别报道

《建设“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助力乡村振兴》

↓↓↓↓↓↓↓↓

责编:陈晓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36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