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在故乡之外
焦红军
故乡,永远是难以言说的,而它最感动人的心灵的部分,又永远在难以言说之外。犹如,人之暗影,阳光下,它是附着于每个人形体的一部分,深夜里,又百梦千回,如影随形。
冯爱霞的“故乡山川”作品《莒地黄酒味悠长》是一篇至性至情的文字,作者巧借回忆母亲莒地家酒的制作过程,把自己和夫君成家后工作在异乡打拼,对故乡山川莒地黄酒的感情回忆,对莒地黄酒文化的承载,融入其中。作品结构采用总—分—分—总的写作方式,既打破了线性描述的平铺直叙,又使文章又增加了叙述的弹性,展现了作者对莒地黄酒文化高度的钩沉塑形写作能力,一碗莒地黄酒,硬是让作者品出了人生的哲学内涵,更让读者闻着酒香,走入了莒国的小巷深处,已然微醺而“不能自拔”。作者借母亲之口“酿酒如同做人,要用好米、好曲、好水,每一步都不能马虎。”把“走好人生道路每一步”哲理故事,通过母亲酿制黄酒诉说,进行了深情的展示。人生如酒,酒酿人生,只有经过岁月的洗礼和人生的沉淀、洗礼、淬火,方能成为美酒佳酿。作者似诉如泣的故事背后,又蕴含了多少在文本之外的、不可言说的感伤和乡愁。
故乡,也许永远是难以言说的,故乡,在故乡之外。
莒地黄酒味悠长
文|冯爱霞
时光缱绻,葳蕤生香。总有一个季节会让你心动,总有一种醇香会让你回味,总有一个地方呼唤着你的脚步。——题记
冬至日最短,思念的夜最长。我不是游客,只是故人归。年少时的故乡,如黑白照片在记忆里回放,灯火阑珊处,蓦然回首,故乡已变了模样。
一
夜幕降临,莒国古城流光溢彩。进入城门,古韵悠悠,漫步在青石板路,穿行于高耸的马头墙间,触摸着精雕细琢的石牌坊,恍若跨越时空,那千年文脉次第展开,摊开了一张莒文化的地图。当步入“莒国酒坊”时,一个个瓷器酒罐,一幅幅考古图片,诉说着莒酒文化的前世今生。
当我把目光投向一张描摹远古的油画,似乎看到了古人劳作的场景。在夏、商、周时期,祖先刀耕火种,辛勤劳作,创造了原始农耕文明。随着人类脚步慢慢前行,酒文化也历经千年,在祖国大地上熠熠生辉。莒地酿酒历史可追溯到远古,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陵阳河考古的发现,让年前大量精美绝伦的酿酒陶器,重见天日,重现光彩,其数量之大,品种之全,是考古界迄今发现的最早最全的酿酒器具。这些发现表明,我国的酿酒起码在五千年前已经开始了。我只知道中华老字号的黄酒,没想到酿酒的源头,莒酒文化,有如此渊源流长的历史。
走出酒坊展厅,仿佛置身于“清明上河图”,商业街铺一应俱全,酒店,茶社、莒国印象、文创小店、国学馆......莒元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琳琅满目,还有各种特色小吃。夜幕不知何时飘起了雪花,一串串带“莒”的红灯笼随风摇曳。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我和老友寻一酒馆,家乡人待客真诚豪爽,朴实憨厚,热情地招呼着:“都来了哈,快上屋里坐。”饭菜也足量,大盘、大碗、大杯。一位系着碎花围裙的老妈妈,提着一壶黄酒,来到我们身旁,那琥珀色的液体随壶嘴缓缓入杯,姜丝、枸杞、红枣随酒涡旋转,她亲热地说:“闺女是从外地回家的吧,多喝点自家黄酒,暖胃养颜。”我微笑点头示意。在雾气缭绕间,我恍然听到了生前妈妈的声音,正端着黄酒笑盈盈地向我走来。晕黄的灯光下,雾气氤氲,我轻啜一口,入喉咙的瞬间,醇厚芳香,韵味悠长,缓缓流入心底,暖暖地在周身弥漫,顿感与故乡血脉相通、根脉相连,心潮涌动。
老家、老友、老酒,岁月影像随着一壶黄酒,微微荡漾,忆往昔岁月,话美好明天。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我们感叹着时光如梭,光阴如酒,当年的青年,也都成了青年们的爹娘。老友举杯祝福说:“愿你历经千帆,归来仍是少年。”我也深情地对答:“闻香回乡,毋忘在莒,不忘来时路。”
幼年的记忆中,似乎老家是一个可以闻香的地方。每到冬天,走在乡间小路上,就会闻到空气中飘荡着甘醇的酒香,如同门前的沭河水,孕育着万物,散发着泥土芬芳,在岁月流淌中,唤醒着酿酒季节,酝酿着五谷丰登。
粮食,是上天的恩赐及大地的奉献;黄酒,是五谷杂粮提取的精华。老家人有自己酿黄酒的习惯,每到春节前后,乡村巷陌便飘散着酒味,每一次在醇香中穿行,似被浓浓的亲情包裹。莒味的黄酒由黍米或糯米、酒曲、清水做成,经过浸泡、蒸煮、发酵、过滤等工序,经受炉火、沉寂、黑暗、分解的磨难,缱绻着时光,慢慢溶解,渐渐沉醉,酿成了一缸缸,一坛坛,一瓶瓶美酒,陶醉着乡音乡情,承载着游子乡愁。
二
俗话说,“酿酒不借天时、地利、人和,酒无味。”不同季节酿造的黄酒,味道不同,唯有冬天出的酒味最美、最醇。母亲都要在冬至做黄酒,因为冬季气温比较低,万物蛰伏,一些有害的微生物,不能存活,正是一年中最好的酿造季节。
母亲传承了上辈人的手艺,对酿酒,虔诚敬畏,恭谨庄重。她说:“酿酒如同做人,要用好米、好曲、好水,每一步都不能马虎。”母亲做的黄酒,大黄米的偏香,糯米的偏甜,颜色正,口感好,妙不可言。
做酒先做曲。暑气正盛时,也正适合曲母菌的发酵。天刚蒙蒙亮,月牙还挂在天宇,母亲把玉米、大麦、小麦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在大中小盆里,挎着篮子步行到乡下,用村头的石磨碾压。每到这时,磨前就围着前来帮忙的农家大嫂,弯着腰,伸着脖,扫着磨盘边上的粮食,头上的发髻也跟着磨盘像圆规似的旋转,时不时地提醒:“可不能磨细了,粗粒就好。”磨好后,母亲回到家,兑上清水加些麦麸和酒曲精,不停搅拌揉和,在模具中按压成型。
妈妈说,做曲也像抚养孩子一样,散养不行,娇惯了也不中。妈妈把酒曲用干净的纱布包裹起来,埋入谷壳里,外面再搭件我穿下的棉袄。酒曲有了生命,不几天便长出了一层毛茸茸的白色绒毛。妈妈一边打开包裹一边说:“酒曲也要呼吸,发热大了会捂死的,变黑就不能用了。”等白色的菌丝蒸发干后,就可以晾晒储备了。
冬至一到,母亲就拿出新糯米或者大黄米,用簸箕颠去杂物,用清冽的井水,将米淘洗干净。于是,一粒粒米便开始了奇妙的旅程。
首先是浸泡,妈妈将米泡在水中,米粒如同临行前的洗礼,在搓揉冲泡后,变得滋润白胖,充满着对未来的期许。厨房里有一个大锅,妈妈将锅里添好水,放上蒸笼,蒸笼里蒙上一层干净的笼屉布。爸爸添着柴禾拉着风箱,熊熊火苗伸出了舌头。等到笼内浓雾腾腾,便可上米蒸饭了。妈妈将米一勺勺地抖散,均匀铺开,然后再扎几个孔,让米受热均匀,防止夹生。经过烈火中的蒸煮,糯米芳香四溢,外硬内软,透而不烂无团块。接下来是凉饭,当母亲把蒸熟的糯米倒入大平板晾冷的时候,米香就把小伙伴远远地招来,孩子们舔着嘴,倚在门口,偷偷地向里张望,妈妈就抟几个米团,滚上白糖,人手一个,孩子们捧着笑着,一小口一小口嚼着。
漫长的发酵旅行开始了。当熟糯米晾至与体温差不多时,便可撒入酒曲粉不停拌匀。妈妈也常把米分成两部分,少部分米装入盆里,用手压实抹平,在米中央挖一个圆窝窝盖好盖子,一两天便能闻到清香,圆窝窝涨满了乳白色米酒,清醇甘甜。一般留给孩子和送给坐月子的女人喝。当我坐月子时,妈妈也是亲手做的这甜润伏汁酒,放入生姜和鸡蛋,还炖母鸡,活血补元气,回味无穷。
其余的糯米放在大缸里封口,米缸用稻草包裹保温发酵。我学着母亲的样子,时常蹲在缸壁摸一摸,将耳朵贴紧缸壁听一听,渐渐就有了一种暖暖的手感,开始是一个个独立的气泡炸开声,高潮时就听到嗞嗞啪啪的声响,好似有千万只蜜蜂在嗡嗡飞,有好几十活螃蟹在缸里爬。当我欢快的和母亲汇报时,她说:“米正在脱胎换骨,只有经受磨难才成仁。”我当时不明白母亲说得含义,后来在人生路上行走,才知道这是母亲在酿酒中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我们最初都是一碗米,并没有什么本质差别,有的人自始至终没有脱离米的形态,庸庸碌碌,终其一生。而有的人却历经风雨,用苦难来发酵,用孤独来升温,在隐匿角落里慢慢修行,正如托尔斯泰在他《苦难的历程》中所言,要“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原来有些岁月经历,得忍受刀山火海,孤独和煎熬,委屈和挫折,在漫长的时间里慢慢咀嚼,方能出味成为美酒佳酿。
母亲像关照孩子一样,“摸、听、看、尝”,何时开盖搅拌是很关键的一步。当发酵的声音慢慢沉寂下来,打开密封盖子的瞬间,热气扑面,酒香扑鼻,母亲用木耙不停搅拌着。后来才知道发酵期间的搅拌冷却,专业术语叫“开耙”,让醪糟降温,以补充新鲜空气,好让酵母生长繁殖,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全凭经验。为让酒劲儿愈大、酒味儿愈醇厚,后发酵阶段的酒缸便放在阴凉处静置。
腊月里,天寒地冻,屋内暖意浓浓。邻居们跑来围观,当妈妈揭开黄泥巴密封盖时,浓香四溢,小院都像被黄酒浸泡了。妈妈把温热的黄酒分给邻居们一人一碗品尝,大家有的坐有的站,砸吧着嘴说:“好酒,好酒啊!”妈妈又把黄酒端到爸爸嘴边,爸爸沿着碗沿吸了一口,舌尖在口腔里转动着,略有所思稍作停顿。一旁的妈妈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爸爸的嘴巴,等待着什么。爸爸用鼻深吸一口气,忽地张大嘴巴从喉咙里长长地“啊——”了一声,然后又用手掌快速捂住口,似乎要堵住香味似的。妈妈终于舒了口气,咯咯地笑着。为了杀菌保存,黄酒倒入锅中加热,然后装瓶封口。当金黄透明的酒洑,从过滤网中滴落下来时,那清脆悦耳的声音,宛如一首轻快的韵律,与时间一起发酵的和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一粒粒米,经过农人的春耕、插秧、拔草、打药、收割,又经过酿酒人漫长的酝酿,方能涅槃重生。喝完酒的爸爸面色红晕,微醺中讲起了革命故事。父亲参加过孟良崮战役、黄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在战场上他们喝过壮行酒,与阵地共存亡,有的战友冲锋陷阵再也没有回来;革命胜利后,他们喝过庆功酒,并含泪致敬牺牲的烈士们。父亲就在这抚今追昔中进入了梦乡。
三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黄酒浓厚而温和,既没有白酒的辛辣,啤酒的寡淡,也没有红酒的浪漫,但恰到好处的甘醇如老家人的秉性,厚道温和,淳朴豪爽,大度宽容,热情好客。
举杯叙别情,把酒话桑麻。年关。漂泊的游子循着黄酒的味道,踏上了回家的路。在村口老槐树下,等候已久的是那弯了腰的熟悉身影,在那浑浊的眼里,在那粗糙双手的牵引下,游子接过那碗热气腾腾的黄酒,入喉的瞬间,温润醇厚,柔和甘美,细腻绵长,如向妈妈倾诉衷肠,享受着母爱的温暖。
正月里,大街小巷充满着年味儿,男女老少互访,只要到饭时头,不管到了谁家,就摆上几个硬菜,辣子炒鸡、油炸花生米、小葱拌豆腐、红烧鲤鱼、冷冻猪头肉、白菜炖粉条......烧一壶黄酒,一人一碗,解渴又上味,说说田里的收成,讲讲来年的打算,谈谈外面的世界,开怀畅饮,忆苦思甜。
岁月沉淀,品的是人生。成功时,品味到甘甜,爱拼才会赢;失意时,品味到苦辣,一切重头再来;惆怅时,品位到酸涩,不经历风雨,怎会见彩虹。那悠长的思念,漂泊的心灵,疲惫的身躯,在一杯黄酒中,化作云烟,年轮多少事,付诸谈笑间。
四
家乡如酒,越品越醇,承载着记忆,承载着文化。
“一壶老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中青年后,我随夫工作的变迁来到了江浙一带,临行前,喝完母亲温热的黄酒,挥手别离。打开包裹后发现,棉碎花布里有两瓶妈妈亲手做的黄酒,我顿时热泪盈眶。我知道父母是怕我在外想家了,累着了,烦心了,就喝一口,可以缓解心身。去年中秋之际,在江南的一家商场,夫君竟发现了老家的黄酒,惊喜之余欣然买下。中秋之夜,招呼几位山东老乡聚在一起过小年,品着家乡酒,说着家乡人,谈家乡事,忆着家乡情。酒酣处,夫君拿出一瓶知名的老字号黄酒,和家乡黄酒,各倒一半于杯中,瞬间深浅颜色舞动交融,散发出独有的清香。他诗意地说,“无论北方还是南方,黄酒都是一脉相通,因为它们共有一个名字叫中国黄酒。”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大家举杯同庆祖国花好月圆。
“中国黄酒”,是的,黄酒源于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好的黄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及硒、镁、锌多种微量元素,具有舒筋活血、驱湿散淤、保健美颜、恢复元气、调味去腥之功效,誉为“液体蛋糕”。
黄酒是中国酒文化的源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炎黄子孙。浩瀚的历史长河一边滚滚东流,一边散发着浓浓酒香,吟咏着酒诗酒歌,遵从着酒礼酒俗……于是,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酒文化。
武松醉酒景阳冈、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所说的都是黄酒。正如有文所言“把人类历史,浇灌的跌宕起伏,将琴棋书画熏染的色彩斑斓,醉了刘伶,狂了诗仙,张扬了曹孟德,书写了鸿门宴,湿了清明杏花雨,瘦了海棠李易安......”黄酒还以其独有的“温润”受人称道,始终以“敬老爱友、古朴厚道”为文化主题。平和的品性,展示出含蓄与包容。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据有关资料记载,地球上最早的酒,是落地野果自然发酵而成的。进入人类社会的黄酒从周朝和汉代起就有了。
年8月23日《新民晚报》刊发一篇文章,标题为《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在莒县发现——同时发现五千年前的酿酒器具》。家乡莒县,文脉绵长,是春秋时期莒国都城所在地,沭河流域就是著名的大汶口文化和东夷文化主要发祥地,年前莒地先民,在陶器上就刻上了图形文字。陶文被认为是古老文明伊始的标志,所属的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被称为齐鲁三大文化。自有巢氏居住屋楼崮之时,就已有酿酒历史。后汉东夷传记载,东夷率皆土著西饮酒歌舞,这说明莒先民自古就有上酒之传统。年考古界在莒县陵阳河遗址,挖掘出土的1.2立方米的腐朽粟、稻谷焦渣,据考证都是与酿酒有关的材料。出土的28件酿酒器,件饮酒具,如酒缸、酒釜、觚、斛、鸟型鬶等器具,经专家论证乃周代产物。
周朝的酿酒方法是在黄土大地上掘洞,然后放进黍米与水,使其发芽,最后再使用“曲”发酵,用于祭祀赐予皇帝威权的天神。据有关史料记载,公元前年,秦始皇率文武百官从西向东,浩浩荡荡在山东的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山巅之上,猎猎天风,吹拂他袍袖飞扬。他虔诚举杯叩首,祭祀天地,向诸神禀告天下统一,使用的酒就是过滤后的浊酒山东黍米酒。后来酒的酿造方式有了很大改变,酿造酒也有很多品种,在华夏大地遍地开花,熠熠生辉。
据史载,大汶口文化时期,莒酒酿造已相当繁盛,莒国酒、莒贡酒、浮来酒、龙泉醉等名称已叫响莒地,并做为贡品上贡。《左传》载:隐公八年(公元前年)“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来”。春秋时期,莒、鲁两国不睦,后经纪国国君纪子斡旋,在莒国浮来山银杏树下结为盟国。相传当时莒国国君搬出了莒国当时最好的“春酒”(春天酿造的酒)来招待,隐公顺势谈笑风生,酒后言和。在清代乾隆年间,宰相刘墉酒醉浮来山,题词咏怀“早知莒酒使人醉,何必当初慕王侯”。
古老的工艺流程一般是从谷物的粉碎、制曲、发酵、蒸煮、过滤、窖藏为一体的原始做法,自晋代一路沿袭而来,在清代以前,莒酒大多为家庭作坊式,至民国初年,莒酒作坊已达数百家之多。年,招贤人李盆创办“仁和泰”酒店......现莒地的白酒也是从古老的传统工艺发展而来,采用纯手工酿制方法,经20余套工序酿制而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酿一方酒。莒县小店等地仍有一些黄酒传承人秉承手艺,经久不衰。黄酒也被评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文旅乡村中一道独特的风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期待莒酒文化能走得更远,飘的更香。
今天,我再也喝不到妈妈酿的黄酒了,但那醇厚芳香,成为了我舌尖上永久的记忆,悠长的回味。循着这酒香,我回到了故乡的怀抱......
冯爱霞,笔名小雨,中共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协会员、日照市作协会员、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签约作家,曾从事基层政工,少儿传媒。征文获第一、二届青未了散文大赛奖、青未了金融散文大赛一、二等奖、胶东黄海散文双年选一等奖、中国(日照)散文季刘勰散文奖、齐鲁晚报清泉计划奖、经典杯·华人文学大赛奖、全国郦道元山水文学奖、香山杯·美丽新中国时代奖、全国抗疫优秀作品、莒县庆祝建党百年征文一等奖等数十次奖项。作品发表在《人民日报》数字、《山东青年》《青年文学家》《浙江工人日报》《山东工人报》《中国纺织报》《北京日报》《神州》《日照日报》等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网络。系列获奖作品入选《初光3》《日照市茶叶志》《胶东散文十二家》《中国当代优秀作家散文选》等。
投稿邮箱:huanghaisanwen
.